發文機關 太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發文字號 太政辦〔2022〕46號 發布日期 2022-12-9
太康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關于印發太康縣2022年7.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
各鄉鎮人民政府,縣政府有關部門:
《太康縣2022年7.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建設實施方案》已經縣政府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,認真抓好貫徹落實。
2022年12月9日
太康縣2022年7.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
項目建設實施方案
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,認真落實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,高質量高效率推進2022年7.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,結合太康實際,特制定本實施方案。
一、指導思想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貫徹落實國家糧食安全、鄉村振興戰略,大力實施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,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和農業灌溉用水效率為核心,按照建設標準化、裝備現代化、應用智能化、經營規?;?、管理規范化、環境生態化的“六化”建設標準,推行農戶綁定農民合作社、農民合作社綁定龍頭企業的“雙綁”機制,在全縣建設7.5萬畝集中連片、旱澇保收、節水高效、穩產高產、技術集成、生態友好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區,不斷夯實糧食穩產增產根基,逐步實現農業增產、農民增收、農村增美、企業增效、集體增益的“五增”目標。
二、基本原則
(一)規劃引領,科學布局。注重規劃銜接,堅持集中連片、規模開發,科學規劃示范區建設。重點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布局建設,地塊相對平整、水源穩定、生態條件良好、水土資源稟賦較好、交通便利、集中連片,一般應達到10000畝以上。
(二)提高標準,示范帶動。按照適度超前理念,充分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和防災減災要求,在田、土、水、路、林、電、氣、技、管等方面全面提高建設標準,實現綜合配套、系統治理,示范引領高標準農田建設發展方向。
(三)綠色生態,耕地健康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加強水土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,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,防止土壤污染,改善農田生態,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(四)政府主導,多方參與。落實政府責任,強化政府投入保障。積極支持和引導國有企業、金融和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運營管理。
(五)建管并重,長效運行。加強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和利用評價,確保建設成效。完善管護機制,落實管護主體和管護經費,確保工程長久發揮效益。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,強化長期跟蹤監測。
三、建設標準
結合各地自然資源稟賦和農田基礎設施條件,合理確定投資標準,全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畝均總投資一般不低于4000元,其中中央財政資金補助1000元/畝,剩余資金通過發行專項債予以解決。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應遵循《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指南(修訂)的通知》(豫農文〔2022〕366號)和《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》(豫政辦〔2022〕92號),整體建設標準應高于一般高標準農田基本標準,重點在“六化”方面示范引領高標準農田建設。
(一)建設標準化。根據《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實施方案》,科學合理安排建設內容,實行田、土、水、路、林、電、技、管與補助綜合配套,堅持質量、數量和生態并舉,達到“集中連片、旱澇保收、節水高效、穩產高產、生態友好”要求。
(二)裝備現代化。結合規?;N植需要,配套建設平移式噴灌機、中心支軸噴灌機、卷盤式噴灌機等高效節水灌溉設備。全面采用機電一體化泵站、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、機電井首部集成化設施等,提高農田生產管理設備的機械化、自動化、集成化水平,夯實農田生產設施現代化和管理手段現代化基礎。
(三)應用智能化。重點推進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平臺、移動互聯網、智能控制等信息技術在農田建設中的應用。推動農田“物聯網+”體系建設,實現農田信息化管理、生產作業自動化調度、生產環境預報預警預測、農產品質量追溯、耕地質量監測等系統功能,達到現地感知、遠程傳輸、遙控調度、實時讀取、科學決策、精準控制等智能化應用。
(四)經營規?;?。有效改善農田生產條件,提高耕地質量等級,推動新型經營主體為骨干、其他農耕農事服務主體為補充的適度規?;洜I發展。引導農業托管企業、訂單企業等市場主體,開展不同形式的農耕農事規?;洜I服務,促進規?;洜I發展。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成后,逐步推動適度規模率達到90%以上。
(五)管理規范化。實行項目精細化管理,規范項目設計、施工、工程質量、竣工驗收、建后管護等,全面提升項目建設管理水平。堅持建管并重,健全管護制度,創新管護機制,明確管護主體,壓實管護責任,做到管護有人員、有資金、有制度、有監督,實現工程設施管護規范化、常態化、長效化。
(六)環境生態化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,加強水土資源節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。因地制宜構建生態溝渠,改善農田生態環境。結合田塊、溝渠、道路建設,配套布設農田防護林,有效防范大風、揚沙、干熱風等危害。加強農田岸坡防護工程建設,免受水流侵襲和沖刷。強化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,防止土壤污染,改善農田生態,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四、項目實施
全縣7.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建設實施項目法人制,由縣農業農村局委托縣農投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單位。在省、市、縣農業農村部門的監督指導下,項目業主單位按照統一規劃、統一設計、統一招標、統一建設、統一驗收、統一管護的“六統一”模式對示范區項目進行建、管、用等一體化獨立運營。
(一)統一規劃。在省、市農業農村部門的統一指導下,縣農業農村局依據項目建設基本原則,結合本地資源稟賦,科學規劃建設地塊,及時將下達的建設任務分解落實到鄉村、到地塊,繪制本地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項目規劃圖,報上級審核。
(二)統一設計。項目業主單位按照《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指南》等相關規定,對本地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進行勘察設計,形成建設項目初步設計方案,由縣農業農村局審核通過后報上級組織專家評審后予以批復。
(三)統一招標。項目業主單位,要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場交易,依法依規確定項目工程總承包單位。
(四)統一建設。項目業主單位要及時組織項目施工單位進場開工建設。項目建設要嚴格按照《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指南》規定的單項工程建設標準組織實施,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,力爭今年年底前大頭落地,明年3月底前全部竣工。
(五)統一驗收。項目建設完成后由項目業主單位負責對建設工程進行初驗,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或委托第三方對建設工程進行復驗,復驗通過后報上級竣工驗收。
(六)統一管護。項目業主單位要嚴格落實《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指導意見》(豫政辦〔2021〕42號)要求,切實做好項目建成后的管護工作,做到管護有人員、有資金、有制度、有監督,實現設施管用、群眾滿意、長期受益。
五、工作職責
(一)縣農業農村局。負責項目建設的統籌協調、監督指導、初步設計評審、竣工驗收等工作。
(二)項目業主單位。負責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項目的設計、招標、建設、管護、運營、專項債償還以及對村集體進行利益分紅等職責。
(三)鄉鎮政府。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土地經營權流轉及合同管理,協調解決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。
(四)村委會。負責協助鄉(鎮)人民政府依法做好本村農戶承包土地集中流轉或托管工作,協調解決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,通過已建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土地規模經營獲得收益,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。
六、工作要求
(一)加強組織領導。各鄉鎮、有關部門要把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,落實主要領導負總責、分管領導直接負責的領導責任制,加強規劃實施、任務落實、資金保障、監督評價、運營管護和債務償還等工作。要強化資金監管,上級財政資金、發行的專項債資金要設立專戶、??顚S?,不得擠占挪用??h農業農村等相關職能部門要依據職責,密切配合,協同推進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。
(二)嚴格質量監管。有關部門要強化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項目建設全過程質量監管,實行“工程質量終身追責制”,對發生工程質量問題,檢查出工程不合格或不按施工標準配料的,發生安全責任事故且情節、性質嚴重的,或者發生重大事故瞞報、謊報、延報、破壞事故現場、阻礙事故調查的,一經核實,直接列入黑名單,并在縣域范圍內進行公開公示,3年內不得在我縣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有關業務活動。對項目管理嚴格落實工程建設“五不準”,實行施工單位、業主單位、監理單位、項目所在鄉鎮、項目所在村委、群眾代表“六簽字”,工程質量終身追責。
(三)統籌市場運營。要積極探索推行“雙綁”機制,鼓勵村集體按照尊重農民意愿、維護農民權益的原則,對本村農戶承包土地進行流轉或托管,項目業主單位與村集體簽訂土地流轉或托管合同,將流轉或托管到的土地以自主經營或以合同方式委托給種糧大戶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生產經營,通過項目市場化運營的綜合收益等渠道償還政府專項債。
(四)強化監督指導。有關部門要強化廉潔意識,嚴控廉政風險,認真貫徹《農田建設工作紀律“十不準”》要求,守好“廉”、用好“權”、盡好“責”,營造風清氣正的農田設施建設環境,確保農田建設項目安全、資金安全、隊伍安全。要嚴把施工質量關、工程監理關、施工進度關、竣工驗收關、資金使用關,確保把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成德政工程、民心工程。要實行“周調度、月通報”制度,對工作推進情況好的予以表揚;對推進不力、進度緩慢的,予以通報批評。結合鄉村振興實績考核,對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情況進行綜合評比。